
11月1日,第二屆“宗申杯·自由礦野”摩托越野耐力挑戰賽在重慶市巴南區南泉街道自由村一號礦坑正式啟幕。本次賽事吸引了來自全國的百余名頂尖越野車手同場競技,在引擎轟鳴中為觀眾呈現了一場速度與激情的視覺盛宴。

11月1日,在摩托越野耐力挑戰賽上,一位選手正駕駛摩托飛躍障礙物。
賽事主賽場選址獨具特色,位于自由村一處經過生態修復與場景再造的礦坑遺址。昔日工業遺跡已轉變為集極限運動、戶外體驗與自然景觀于一體的特色體育空間。賽道全長約5公里,依托礦坑天然高差與地貌設置了包括“網紅坡”在內的多個高難度技術點,兼具專業性與觀賞性。

當日淅淅瀝瀝的小雨讓賽道變得泥濘不堪,也為選手們增加了更多挑戰。
比賽首日現場氣氛熱烈,觀眾早早占據賽道兩側最佳位置,用鏡頭和歡呼記錄精彩瞬間。車手們在全長5公里的專業越野賽道上飛馳角逐,在泥濘與顛簸中展現高超駕駛技術。面對“網紅坡”等障礙,賽車手騰空躍起、精準轉向的驚險動作引發觀眾陣陣驚呼。

11月1日,在摩托越野耐力挑戰賽上,選手正在加速駛過泥濘的賽道。
本屆賽事設置進口組、國產組、森藍EX3專業組、森藍EX2女子組和ADV組五個組別,總獎金達10萬元。賽事不僅為摩托車愛好者提供競技交流平臺,更通過“體育+文旅”模式串聯住宿、餐飲等關聯產業,延伸消費場景。同期啟幕的“自由礦野”文旅項目集自然景觀、極限賽道、山體光影秀于一體,為本地文旅市場注入新活力。

11月1日,在摩托越野耐力挑戰賽上,選手正在賽道上飛馳。

巴南自由村內經過生態修復與場景再造的礦坑遺址,變成了如今的越野摩托賽事舉辦地。
這項融合體育競技、文旅創新與城市更新的賽事,是巴南區探索“體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實踐,通過專業賽事運營與媒體傳播,以期實現“一場賽事帶動一片區域”的綜合效益,為區域發展注入新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摩托車與配件的觀點或立場。本網站刊載的內容(原創除外),均在網上搜集,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予以刪除。





